随着2024年清明小长假的圆满结束,我国文化旅游市场展现出了强劲的复苏势头。上海文创IP创业中心将从市场数据的角度出发,为您解读并分析清明期间文化旅游市场的表现,带大家欣赏各大城市的文旅热点。
2024清明假期文旅
最新数据及分析
2024年清明节小长假期间,文旅市场呈现出了繁荣而多元的景象。全国景区客流量大幅回升,各地出现了“人山人海”的景象。
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假期3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达到了1.19亿人次,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了11.5%。同时,国内游客的出游花费达到了539.5亿元,较2019年同期增长了12.7%。
出入境游方面,清明节假期3天,入境游客104.1万人次,出境游客99.2万人次,人数接近2019年同期水平。日本、泰国、韩国等是出境游热门目的地。旅游平台马蜂窝数据显示,逛茶园、品春茶热度高涨110%。
而国家移民管理局7日发布统计,今年清明小长假期间全国口岸通关安全高效顺畅,全国边检机关共保障518.9万人次中外人员出入境,日均173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69.6%。
其中,港澳台居民出入境226.7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35.9%;内地居民出入境242.2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01.7%;外国人出入境50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63.2%。
其中,自驾、骑行、徒步成为这次清明期间出游的热门方式,像短途游、周边游以及本地游受青睐。泰安、淄博、天水、开封、景德镇等地游客量涨幅超过50%。
综合出游平台显示,西部地区的向导订单量占总订单量51%,甘肃天水、新疆那拉提草原等热度飙升较快。
天水同比增长超20倍,清明假日三天,天水市(2区5县)共接待游客94.6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4亿元。3月以来,天水市已累计接待游客613万人次,大同同比增长超12倍,景德镇同比增长超9倍。而去年爆火的淄博旅游热度延续,清明假期期间,旅游热度同比涨幅超过200%。
从以上数据可以了解到,根据这次清明小长假数据来看,国内旅游市场持续复苏,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国民出游欲望更加旺盛,更愿意选择近距离出游并在文旅中消费。
数据显示,今年旅游重心较去年进一步西移,各地旅游景点通过自身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自然风光秀美的城市和景区吸引游客,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其中春日经济、深厚文化底蕴也激发了文旅消费,天气、各地风景和文化IP元素让人们更愿意出门踏青游玩,去关注探索个人喜好和健康。线上平台预订和文化创意产品成为新亮点,为旅游市场带来新的增长点。
未来,各地旅游产品将更加多元化、智能化和品质化,企业应不断创新和优化产品和服务,提高游客满意度和体验感,加强安全管理和市场监管,保障游客权益。
相信在这样的市场前景下,我国文化旅游市场前景广阔,潜力巨大,旅游市场将迎来更加繁荣的发展。
图源:unsplash
清明旅游火爆
人潮涌动迎复苏
文旅复苏趋势已经形成,清明节期间,各地景区和旅游胜地迎来游客热潮。人们返乡祭祖、缅怀英烈,参观游览、云祭扫、参加主题文化活动等多种形式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
4月也是春天的节日,赏花、踏青、乡村、露营、美食等主题游需求旺盛,多地增设郊游专线、赏花专线丰富假日出游体验,非遗体验等民俗文化活动烘托节日氛围,清明研学活动备受欢迎。
虽然只有3天,但全国游客外出热情高涨,各地景区出现“人从众”的景象,不少网友感叹“全国景区看起来都像有1亿人!”
浙江杭州西湖桥面
河南洛阳牡丹节赏花人群
泰山风景区
铁路预计发送旅客4974万人次
创今年新高
据中国铁路公众号数据统计,4月4日,全国铁路发送旅客1853.6万人次,创今年以来单日旅客发送量新高,运输安全平稳有序。4月5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330.7万人次,4月6日,清明假期最后一天,全国铁路迎来清明假期返程客流高峰,预计发送旅客1790万人次,计划加开旅客列车1163列。
全国铁路迎来旅客发送高峰,预计北上广等地成为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值得注意的是,在净流入排名前列的城市中,洛阳、天水、大同、泰安、乐山等中小城市表现亮眼。这些城市的独特历史文化、美食和人文风情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图源:中国铁路公众号文章
最“卷”甘肃天水
最“卷”的还属甘肃天水,甘肃省文旅厅消息,由于假期游客量激增,秦州区、麦积区、秦安县、甘谷县宾馆住宿率均接近100%,其余周边县区宾馆住宿率接近74%。
天水麦积大景区管委会发布的公告也显示,4月4日10:57,当日门票已售完;据麦积山大景区4月4日15:53发布的公告,麦积山景区4月5日的门票已经售罄。4月6日11:08,麦积山景区4月6日门票售罄。
天水市随之推出一系列游客分流措施,秦州区部分中小学操场、医院面向外地游客免费提供停车位,设立秦州区玉泉中学和麦积区区委党校临时住宿点,当天协调解决旅客住宿800余人次。
信息数据来源于:天水市麦积山大景区管委会官方网站截图
近期,甘肃天水麻辣烫成为热门美食,搜索量环比增幅超过25倍。这让更多人在清明假期来到天水,开启寻味之旅。
数据显示,清明假期期间,天水民宿预订量比去年同期增长50多倍,90后、00后游客成为主力军。从客源地来看,超过六成的游客来自省外,包括北京、陕西、青海、浙江、河南和上海等地。不少年轻人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麻辣烫之旅,也让更多人了解到甘肃天水的美食和文化。
图源:一捧方糖
甘肃天水当地的热门景点:天水麦积石窟山、伏羲庙。
清明各大城市
文旅热点持续升温!
热点一:景区新噱头“王婆说媒”
河南省开封市4A级景区万岁山·大宋武侠城近期走红网络的相亲栏目“王婆说媒”,将历史名著《水浒传》中的人物王婆搬到了舞台上,通过古典名著“网红人文说唱”节目的形式成功带动了当地的旅游热度。
该栏目的主持人王婆因为口才和表演功力备受游客喜爱,被网友称为“接地气版《非诚勿扰》”。扮演者赵梅老师已经扮演王婆六年了,她的演出亲切有趣,个人性格魅力也让游客们喜爱不已。
在社交媒体上走红后,该节目受到了年轻人的追捧,许多网友表示“这是月老手下的销冠”“没有说不成的媒”,还称赵梅为“开封爱情魔法师”。通过这个节目,万岁山·大宋武侠城成功吸引了更多游客前来游览。
热点二:南京三大景点挤进清明“TOP10”热门景点
央视公布的清明小长假全国热门景区“TOP10”中,夫子庙—秦淮风光带、钟山风景区、玄武湖景区在榜,南京成为全国唯一一个在“TOP10”中占据三席之地的城市。
南京市这个城市凭什么在清明热门景点“TOP10”中占据三席?
冲进“TOP10”的景区是三家“老字号”,本就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加之不断推出“创新菜”,“圈粉”年轻人,让文旅“大餐”常品常新。
据南京智慧旅游数据平台显示,清明假期全市景区监测点接待游客量达507.8万人次,全市游客消费总额达27.4亿元,较2023年分别上涨107.4%和119.2%。
从客源市场来看,清明假期来宁的外地游客占比高达65.1%,携程发布的《2024年清明节假期出游总结》显示,南京在“全国周边游目的地TOP10”上排第二。
数据显示,清明假期夫子庙景区累计客流91.3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01.5%;门东累计客流33.7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86.2%。“商旅文体”跨界融合共促,焕新了游客的消费体验。
钟山风景区清明假期活动丰富,包括旅游、文博、研学和文化讲座等,吸引众多游客。拥有200余处文物古迹和15家成员单位的钟山,是集建筑、生态、人文、观光、科普、休闲于一体的“无围墙博物馆”。
玄武湖景区展现“四月春花盛宴”,晚樱、牡丹、杜鹃、紫藤等争艳开放。清明假期,玄武湖因独特美景和文艺氛围,4度登上央视,包括《新闻联播》等节目。三天假期,景区接待游客近45万人次,同比增长2.5倍,创清明假期新高。
热点三:公园新热点“顾村公园清明游客近20万人次”
公园游成新宠,“公园20分钟效应”大热,随着清明节天气转暖和健康生活观念的普及,露营、骑行、攀岩、放风筝等活动都受到不少人的欢迎,公园也因此成为人们假期期间的热门打卡地。携程平台上,公园类景区搜索热度同比增长超30%,不少游人感叹热门公园几乎“长满了人”,“没地方落脚”。
顾村公园作为上海国家级4A旅游景区,是一座集生态防护、景观观赏、休闲健身、文化娱乐、旅游度假于一体的大型城市郊野森林公园。上海顾村公园经统计,4月4到4月6日清明小长假三天,顾村公园顾村公园共接待游客190188人!
其中樱花品种繁多,从染井吉野到曙樱,从白妙到阳光,每一种都以独特的风姿绽放着春天,迎来各类型的游客纷纷露营拍照,热闹非凡,形成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公园内举办了上海樱花节与咖啡文化相结合活动、“花儿的课堂”儿童故事会活动、还有经典的东方鸟世界和恐龙乐园给游客们提供了一个多姿多彩享受生活游玩的平台。
图源:上海顾村公园公众号
图源:susu
随着这次清明节假期的落幕,旅游业热在延续,多元的出游新热点也在不断兴起。
无论是历史古迹、自然风光、民俗文化,还是赏花、踏青、品味美食都吸引着游客们驻足观赏,这些新方式既融合传统元素,又结合了现代旅游特色,正成为更多中国人走出家门玩起来的新动力,这些热点为更多更丰富的文旅融合注入新机遇,提供新可能。
旅游业的复苏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多了解各地文化的机会,让大家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愿都能够在旅途中收获更多的快乐与感悟!
人划线